街邊有檔報紙檔
街邊有檔報紙檔 評價
網友滿意度:
古今中外不外乎都要學習歷史
學習過程不但能了解過去
也能更明白之後的影響及發展
博客來剛好有上架了一本書
街邊有檔報紙檔
裡面內容詳盡、條理分明
字裡行間也能將自身帶入其中
如果換做是自己會怎麼做
在時間的推動下
時代的演進變遷和人們的行動與心理依然精彩
想更進步了解的可以直接去博客來
許多本都有折價優惠
也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書可以嚐鮮閱讀~
博客來e-coupon傳送門
台中水晶專賣店街邊有檔報紙檔
不入流的智慧 ![]() |
中國文化史概論(平裝) ![]() |
商品訊息功能
:
商品訊息描述:
誰說研究報紙檔「小題大做」?且看有關業界之百年興衰:
1903年,《南華早報》創立,肩負「反清」重任。翌年,首個流動報紙檔在中環花園道開檔,開後世報紙檔之先河。
1930年,報紙仔及報紙妹穿街過巷兜售報章。
1955年,痲瘋病等傳染病康復者,給刻意安插在佐敦碼頭,經營報紙檔。
1956年,深水(土步)英籍警司,設計了首個標準報紙檔。
1960年,經改良後的設計規格,立此存照於1960年政府憲報。
1980年,報紙檔物料由木製改為鐵製。
1990年,贊助商贊助的報紙檔日漸大行其道。
2000年,報紙檔數量每況愈下……
從首個流動報紙檔之誕生,到其如何充斥市面,還有報紙檔之設計顏色密碼與報販的生涯與身份確立,本書作者將一一道出。通過本書,讀者將發現報紙檔背後呈現的香港大歷史小歷史之進程,是不可小覷及必須保育的街頭重要文物。
作者簡介
莊玉惜
香港大學文物建築保護碩士。曾當了十年記者,堅信憑著手上的「筆」可改變社會,於是埋首進行所謂的「調查報導」。惟報館僅限記者作兩三天的調查,時限最多也只一周,屆時仍未有料,則需close file,又或將手上僅有材料,按邏輯推論一番,完成「大做」。
他為此頓感困惑:數天間搜集所得資料,儼如瞎子摸象,偏偏要將這些有欠齊全的資料,充當全貌呈現人前,究竟我們是要找到真相,還是堆砌報導?遂令她對手上的「筆」開始抱有懷疑。
如今,沒有再當記者,卻真正做到調查報導,大肆滿足探求欲望。今天,她仍天真相信這枝「筆」縱未能改變社會,起碼也可引起社會共鳴,聊作貢獻。
商品訊息簡述:
作者: 莊玉惜
新功能介紹- 出版社:三聯
新功能介紹 - 出版日期:2010/07/01
- 語言:繁體中文
街邊有檔報紙檔